清镇市田园综合体建设计划方案-pg麻将胡了模拟器

2019-05-06 15:34:10 田园综合体政策

 

清镇市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财政部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2017〕27号)精神,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切实推动“三农”工作新变革,实现“物质美、精神富、生态美、人文美”的目标,根据《中共贵阳市委办公厅 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筑委厅字〔2017〕86号)要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大新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建设公平共享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样板区为目标,以农村“三变”改革为主线,以共建共享为纽带,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抓好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运行等六大支撑体系建设,形成一套“农业 文旅 社区”的新型完整生态圈,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三二一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逐步建成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努力营造城乡共生新环境,城乡共享新业态。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三变”为路径。以“三变”改革为路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充分利用企业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体作用,建立市场主体、合作社和农民(市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企业主体和农民(市民)双赢,实现全域“三变”。

(二)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增进农民福祉是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采用合作社,农民(市民)入股等方式,让广大农民(市民)广泛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就地就近实现就业增收,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三)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发展田园综合体,必须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统筹特色小镇、农业园区、富美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包含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建设中要防止以房地产开发为目的、脱离农业产业、农民参与度不高的概念性炒作。

(四)坚持以“绿色”为导向。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方式,保护农村好风景,美化山水林田湖草,打造田园绿色生态美。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适度、合理、科学开发,保护田园风光、保留原始风貌、保持乡土味道,防止农村变成城市的缩小版、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五)坚持以“共享”为纽带。田园综合体建设要充分结合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聚焦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让农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群众在田园综合体里不仅仅增收致富,还能享受到城市一样的公共配套服务。让城市群众在田园综合体里体验共享都市人向往的田园生态,享受大自然风光,享受大生态环境,推进城乡人群的深度融合,促进城乡对接、融合发展。

(六)坚持以“文化”为灵魂。发展田园综合体,必须立足地方和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民俗情感,以文铸魂,匠心创意,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对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种植制度等实施全面保护;传承农耕文明,多种形式挖掘利用展示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农事节庆文化、饮食文化等;加大创意设计,创作一批充满艺术创造力、想象力和感染力的创意精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和康养的深度融合。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突出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辐射带动等主体功能,以“三环六线”等主要交通路网沿线为重点,到2020年,建设13个以上田园综合体,其中以农业嘉年华为重点建设1个引领型田园综合体,以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建设4个示范型田园综合体和8个发展型田园综合体,力争全市所有乡镇全覆盖。

(二)年度目标

2018年建设田园综合体3个。其中,引领型田园综合体1个:“寻味贵州—卫城·味城”田园综合体(卫城镇);示范型田园综合体1个:“乡愁贵州”田园综合体(乡愁社区);发展型田园综合体1个:山韵“茶旅一体”田园综合体(红枫湖镇)。

2019年建设田园综合体3个。其中,示范型田园综合体1个:红枫“四季花谷”田园综合体(红枫湖镇);发展型田园综合体2个:右七果蔬农旅一体田园综合体(红枫湖镇)、大冲亲子体验田园综合体(红枫湖镇)。

2020年建设田园综合体7个。其中,示范型田园综合体2个:“炫彩四季·温泉小镇”田园综合体(新店镇)、“纵情山水·玫瑰田园”田园综合体(暗流镇);发展型田园综合体5个:“多彩药王谷民俗大观园”田园综合体(麦格乡)、玉冠山道教文化田园综合体(犁倭镇)、“江田”精品果蔬采摘农旅一体田园综合体(红枫湖镇)、虎山彝寨民俗体验田园综合体(红枫湖镇)、“筑台共建·富美王庄”田园综合体(王庄乡)。

四、建设内容

重点抓好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运行体系等六大支撑体系建设,功能分区上主要建设农业产业区、生活居住区、文化景观区、休闲聚集区、综合服务区等五个功能区。

(一)农业产业区。以具备良好基础条件的田园土地为基础,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精品果蔬、高端茶叶、绿化苗木、特色木本药材等优势产业,并引导支持企业围绕产业资源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同时,依托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的有效流通。

(二)生活居住区。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生态建设与保护,形成当地农民社区化居住生活、产业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来休闲旅游居住生活等三类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构建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三)文化景观区。依托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山水风光等资源,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特色民风民俗,打造吸引人流的核心文化景观,使游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美景、田园风光和农业魅力。

(四)休闲聚集区。实施“田园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小木屋、民居、民宿、田园、乡村风情活动场所等为基础,依托主导产业,融入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开展特色观光活动,举办“葡萄节”“桃园文化节”等节庆活动,使游客能够深入农村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满足游客的休闲需求。

(五)综合服务区。以村级综合服务楼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田园综合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组建农民合作社,完善生产性服务体系,增强田园综合体公共服务功能。

五、主要任务

(一)实施五项工程,筑牢田园综合体发展基础

1.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工程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围绕贵阳市提出的“一环三横十射线”及清镇市“三环六线”的整体布局,坚持“调出特色、调大规模、调好质量、调成品牌、调高效益”的方针,重点围绕果蔬、中药材、绿化苗木、茶叶等产业,着力打造清镇特色的“五园”(果园、菜园、药园、茶园、花园),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2018—2019年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2400亩,其中果树种植78602亩、茶叶95176亩、中药材8622亩、绿化苗木20000亩。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生态文明建设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围绕全市农业产业优势资源,重点发展精品果蔬、高端茶叶、绿化苗木、特色木本药材等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和包装等初级加工产品;鼓励和推动温氏、特驱希望、浙江新大等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形成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粗、精、深”三级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推动全市农产品加工大发展、大提高。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园区办;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3)完善市场销售渠道。推进“农超、农社、农校”对接和“农商”联动,依托清镇电商产业园,扩大农产品电商覆盖面,加强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推广“企业 基地 网店”“合作社 网店”等模式,推进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加强冷链设施建设,借助贵阳大市场和流通主渠道的优势,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市场主体培育壮大。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园区办、市供销社;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4)开展特色观光活动。利用“旅游 ”“生态 ”等模式,稳步发展农业,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业产业、田园景观、自然风光、农事活动等为基础,融入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开发特色主题旅游,开展特色观光和民俗节庆活动,举办“葡萄节”“桃园文化节”“酥李节”等节庆活动,推进三二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局、市生态文明建设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2.实施富美乡村建设工程

(1)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业灌溉设施,切实为建设田园综合体提供坚强保障。

牵头单位:市国土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2)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田园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实现田园综合体实施范围内全覆盖。推进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田园综合体功能水平。到2020年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富美乡村33个。

牵头单位:市美丽办;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生态文明建设局、市交通局、市供电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一村一规划”工作,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保持田园生态风光,保护青山绿水,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生态文明建设局、市农业局、市美丽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水务局、市爱卫办、市创建办;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4)加强居住区域分类管理。在产业、生态、休闲和旅游等要素带动引领下,构建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支撑的聚集平台,逐步形成田园综合体所在地农民社区化居住生活、产业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来人员休闲旅游居住生活等三类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局、市美丽办、市生态文明建设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3.实施农业品牌创建工程

(1)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以“双创双安”为契机,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和培育,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全面提高商标注册、运用和管理能力。推动“山花”“山韵”“琊珑”等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大力推广“清镇酥李”“清镇黄粑”等地标产品,让地标产品真正成为地方品牌。着力将“黔红枫牌”培育成为知名公共品牌、区域品牌。积极组织全市田园综合体生产企业参加“中国·贵阳”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贵阳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和贸易洽谈会,利用各类新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宣传具有清镇特色的农产品。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市新闻中心;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2)提升清镇农业知名度。统筹推进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特色景区和示范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寻味贵州—卫城·味城”、“乡愁贵州”以及红枫湖周边区域观光体验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切实提升田园综合体的认同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知名度,打造清镇农业品牌。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园区办、市美丽办、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4.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

(1)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贵州(清镇)职教城、“全国农技体系推广先进示范县”等平台,按照“一个优势产业、一名首席专家、一个服务团队、一批高新技术”要求,创新开展社会化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田园综合体科技示范推广、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建立健全农科教一体的技术推广体系,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加强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建设一批产品研发中心和科研创新基地,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提高田园综合体科技支撑水平。

牵头单位:市发改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局、市教育局、职教城管委会;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利用人博会、绿色通道等平台,切实加大田园综合体人才引进力度,落实相关人才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措施,积极培育田园综合体管理人才和新型职业骨干。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转让、入股等形式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运营。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市人社局、市农业局、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民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教育培训等载体和平台,加快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创业兴业,发挥乡村致富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让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主导力量,把农民的身份概念转变为职业概念,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牵头单位:市人社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局、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5.实施农村文化提升工程

(1)挖掘农村传统文化。注重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加强对田园综合体范围内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文物价值的塔楼、寺庙、戏台、祠堂、民居、古树等遗迹的保护力度,做好民风民俗、传统工艺、传统表演艺术等的传承,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市民宗局、市农业局、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2)建设农村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大院、文化服务中心、卫生室、托幼场所等公共设施,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场地、资源构建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新型农民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扶。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卫计局、市教育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3)培育新乡贤文化。以农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好”家庭、优秀基层干部等为基础,开展新乡贤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新乡贤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作用,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沟通协调作用、和谐家庭邻里关系中的促进作用。以乡情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界成功人士回乡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二)深化“三变”改革,完善田园综合体联结机制

切实抓好“三资”清理,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推进宅基地权属转让、权益转化、土地整治、转换入市等改革。紧紧围绕“三变”改革主线,培育壮大一批合作社、村集体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经营主体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创新利益衔接新机制,通过股份合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带动广大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构建稳定的小农户共享利益联结共同体。鼓励广大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村集体资产入股、扶贫资金入股、技能入股等方式发展产业,多渠道增加广大农民共享增值收益。同时,加强对农民的集体财产权益保护,完善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

牵头单位:市“三变”办;配合单位:市住建局、市国土局、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社区)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田园综合体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乡(镇、社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市农业局,具体负责全市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牵头协调工作,切实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充分发挥市平台公司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的作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考评奖励办法,强化监督考核。各乡(镇、社区)也要建立完善工作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顶层设计。市级各相关部门要对各乡(镇、社区)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加强指导,科学编制项目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并与土规合一,留足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要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让农民闲暇时间充实起来,让富余劳动力流动起来,让传统文化活跃起来,实现多产业融合规划、多业态综合运营格局。

(三)强化模式创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共享为纽带,充分运用“政府引导 市场主体 农民合作社 农民(市民)”的管理模式、以“三变”为主的运行模式,重点采用“社会主体 平台公司 农民合作社 农民(市民)”“平台公司 农民合作社 农民(市民)”等多种模式来经营和管理田园综合体,确保田园综合体有序建设和运行。

(四)强化资金整合。用活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措施,充分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旅游景区建设等涉农资金,集中财力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施以奖代补、贴息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田园综合体。

(五)强化考核奖惩。由市督办督查局将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加大督查力度,对各乡(镇、社区)和市直部门按照目标考核相关规定进行奖惩。对各乡(镇、社区)考核结果获得优秀等次的田园综合体,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对工作不积极、不配合,导致部门支持指标和工作任务没有完成的市直部门,按相关规定进行问责;对没有完成本辖区建设任务,影响全市田园综合体建设考核的乡(镇、社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附件:1.清镇市田园综合体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清镇市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表(2018—2020年)

来源:清镇市人民政府网

田园综合体政策

pg麻将胡了模拟器 copyright © 1998-2022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400-639-993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顶部
网站地图